中元節由來  

現在民間所稱的中元節,實際上是來自兩個起源不同的節日,其分別屬於不同的宗教;祭祀不同的人;舉行不同的儀式。一是佛教的盂蘭盆會,一是道教的中元節。
在七月十五日當天,佛徒以百味五果等供品,舉行盂蘭盆會,道教則會請道士們誦經做法事,再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。兩者在祭儀上原是有區別的,然而現在,本省民間已將它合而為一。  

自魏晉以來,佛道融合,將神佛混為一體乃民間信仰的普遍現象,中元普渡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。在清光緒初年,福建巡輔王凱泰的「臺灣雜詠」中,就有首普渡詩說:「道場普渡妥幽魂,原有盂蘭古意存;卻怪紅箋貼門首,肉山酒池慶中元」。詩裡說的,就是一百餘年前,臺灣做七月十五時,兩者合在一座道場中舉行的情況。  

紅箋,亦稱為中元門籤,這是目前臺灣南部特有的習俗,這種小型的門籤於中元祭典前貼在住家的門楣或門邊上,表示這戶人家參與某一座廟的祭祀活動,屬於道教之祭典器物。

由於佛、道兩教都在這天舉行法會,且就精神層面來說,兩者均是為拯救地獄中受難或無人祭祀的孤魂,所以兩者之間的界線逐漸模糊,而形成今日饒富慎終追遠、博愛精神的中元普渡習俗。

中元節為儒釋道三教的節日  

地官大帝生日     
傳說七月十五是地官大帝的生日,也是地官赦罪日。

地藏菩薩生日     
地藏菩薩是釋迦摩尼的十大弟子之一,據說七月十五是他的生日。民眾到地藏菩薩廟用鮮花、水果祭拜。

盂蘭盆節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相傳目蓮尊者為拯救陷在地獄的母親,親自進入地獄,羅列百味供養眾餓鬼,以解救母親。

相關習俗
(一)普渡

普渡時都會擺設長長的供桌,家家門前、簷下都掛盞圓形紙燈,一面寫「陰光普照」或「慶讚中元」,一面為「路燈」,這是用來照引路途,使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養他們的地方。通常以寺廟為中心,附近居民將祭品拿到寺廟來祭拜;或是以行業為主,例如:市場普;也有里長來主辦,社區鄰里為對象。祭品不拘,通常都很豐盛,糕點和粿類通常都不能少,因為七月天氣炎熱,祭拜時間又長,所以食物容易腐爛,以前的人都認為七月普渡的東西容易壞,是因為那好兄弟、孤魂野鬼來吃過,其實不是這個因素,而是因為天氣熱、時間長的關係。

(二)放水燈  

是雞籠、中港等港口所特有的活動,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,因為靠海邊,常會有人戲水溺斃或船員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,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孤魂野鬼,也照顧水中的。而且場面熱鬧,甚至已變成許多人,中元到雞籠等地參觀的重要的活動了。

(三)中元搶孤  

在板橋、頭城、恆春、澎湖等地盛行在中元時舉行「搶孤」的活動,孤棚是由在四根柱子(電線桿)所構成,上面塗滿牛油,與賽者分成四隊,從四個方向向孤棚前進,在孤棚的頂端,四邊都有祭品在上面,先搶到的隊伍獲勝。這項活動不能用蠻力,而是要智取,並且全隊要同心協力才能將隊友送上孤棚的頂端。這項活動在頭城中元已成為最重要的活動,並吸引許多觀光客前往參觀。

資料來源:網路搜尋
以上,僅供參考~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ovely10 的頭像
    lovely10

    ♥ Eudora ♥ 。樂活與慢遊的生活。

    lovely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